在位於西鄉塘區的安吉·華爾街工谷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內,“工谷學堂”交流會氣氛熱烈,廣西森格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羅慶柏提出了公司未來發展的問題,工谷相關負責人、西鄉塘產業園區管委會和園區各企業負責人,就該問題展開了“頭腦風暴”。
“自公司入駐以來,安吉·華爾街工谷和西鄉塘區產業園區管委會給予我們很多幫助和服務,我們還通過‘工谷學堂’這個平臺,與園區內各企業的負責人互相交流取經。現在,園區內許多企業都往高新科技方面轉型,產值也翻了幾番。”羅慶柏的話引起在場企業家的共鳴。
推進以科技創新爲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爲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的強勁引擎。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是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的重要力量。自2015年運營以來,安吉·華爾街工谷圍繞創新驅動發展,爲中小微企業打造了強勁有力的“雙創”引擎,以真抓實幹描繪出一幅活力十足的“雙創”畫卷。
引“苗子”
精準施策推動“雙創”資源集聚
創新創業要靠實實在在的項目支撐,項目落地生根則要抓住“人才”這個關鍵,西鄉塘區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通過產學研合作,爲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提供有力的技術和智力支撐。如今,西鄉塘區正持續引進“好苗子”,加速人才和項目等資源往安吉·華爾街工谷集聚。
高校科技成果需要轉化,中小微企業亟需人才補位,安吉·華爾街工谷正是這二者之間的“轉換器”。廣西陽升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路燈等新能源產品的環保科技型企業,經過幾年努力,公司規模不斷擴大,銷售觸角也延伸到了東南亞。
“公司進駐之初,我們遇到了人才瓶頸,城區政府和安吉·華爾街工谷爲我們帶來了高校資源。”廣西陽升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廣宙說,城區政府和工谷對接轄區高校科技項目,推動廣西大學、廣西太陽能協會等與公司合作,一個個科技項目落地開花。
“企業不斷創新讓園區更有活力,也吸引了一批批大學生紮根園區創業、就業。”安吉·華爾街工谷副總經理盧燕說。
爲推動創新創業資源加速集聚,西鄉塘區各職能部門關口前移、全程服務。目前,城區產業園區管委會、科技局、融媒體中心等部門與工谷科創服務中心進駐園區辦公,形成“政園雙驅動”服務模式,爲入園企業提供政策信息解讀、科技項目申報、企業認定、優惠政策申請等一站式諮詢指導服務。
多年來,安吉·華爾街工谷靶向制定的各項精準政策和貼心服務,讓這片區域不斷聚集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優勢特色農業、文化創意、生物醫藥、環保科技、現代服務業七大產業,入駐企業800餘家,成爲中小微企業科技孵化跨越發展的沃土。
育“樹林”
平臺孵化培育“雙創”產業集羣
“好苗不愁長”,但要長成參天大樹,需要沃土的持續滋養。
廣西森格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經歷轉型升級的陣痛後,決定深耕污水處理領域。2016年入駐安吉·華爾街工谷後,該公司實現跨越式發展,市場範圍不斷擴大,產值也較之前翻了幾倍。“進入園區前,公司每年產值大概在1500萬元,而按目前估算,今年產值將達到7000萬元。”羅慶柏的話裏透露着驕傲。據介紹,安吉·華爾街工谷不僅解決了該公司前期發展的軟硬件問題,還引進專家對公司進行有針對性、點對點的培育教學,組織園區企業走出去學習,讓大家開闊眼界。
安吉·華爾街工谷還創建了“工谷學堂”,將園區內的企業按所屬樓棟分成班級,不定期組織企業負責人進行交流,“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共性問題,在‘工谷學堂’,大家既是學生又是老師,許多問題都能在交流中找到答案。”羅慶柏說。
“年輕”的中小微企業廣西盟創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入駐安吉·華爾街工谷後,公司產品不但有了質的變化,還實現了量的升級。公司聯合創始人王輝感慨:“過去只會埋頭苦幹,是‘工谷學堂’讓我們打破了固有思維,增強了創新創業的動力。”
盧燕告訴記者,安吉·華爾街工谷致力於爲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提供“土壤”和“營養”,培育它們的生存能力,幫助它們成長壯大。“有了孵化基地,其他配套服務也要跟上,例如利用金融服務平臺的孵化資金,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問題,緩解企業成長髮展過程中的資金壓力。”
優越的營商環境,讓企業迅速成長。據統計,目前入駐安吉·華爾街工谷的企業年銷售額超100億元。
“我們將加快打造‘中小企業加速器’,爲中小企業創業和發展提供配套最全、服務最優的平臺,幫助企業茁壯成長,增強其對創新創業和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盧燕說。
(記者楊盛實習生方秋宇)
登錄
還沒賬號?立即註冊
點擊頭像快速登錄
請輸入驗證碼